|
比目鱼两只眼睛为何在一侧?
海米们,有一种鱼,日照人称其为“小鼓眼鱼、偏口鱼”,是餐桌上的美味,不少人会注意到它们长得很奇怪:两眼在一侧。这个看似不大可能的进化结果也一直困扰着达尔文。最近,科学家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初步揭示了这种现象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偏口鱼学名是比目鱼,是硬骨鱼纲鲽形目鱼类的总称,包括鲆科、鲽科、鳎科、舌鳎科鱼类。比目鱼身体扁平,平卧在海底,成长中两眼逐渐移到头部的一侧,属于鱼类中罕见的变态发育。变态发育是指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日前,比目鱼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被进一步揭示。
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带领的研究组与上海海洋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葡萄牙阿尔加夫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破译了褐牙鲆全基因组序列,通过与半滑舌鳎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初步揭示了比目鱼类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于2016年12月5日在《自然—遗传》。
在该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对褐牙鲆开展了高深度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分析,绘制了褐牙鲆染色体图谱。通过与半滑舌鳎全基因组比较发现,尽管褐牙鲆和半滑舌鳎在七千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分化,但是两者的基因组存在高达85%的相似性,且有高达15534个同源基因。去同存异,科研人员寻找到了比目鱼的特异基因,这些基因与细胞分裂和凋亡、眼睛大小调控、视网膜神经递质、软骨重构、体轴发育、甲状腺激素、视黄酸信号通路以及光传导通路等比目鱼变态过程中的生理和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根据褐牙鲆和半滑舌鳎在变态发育不同时期筛选到的同源基因,专家实验发现,视黄酸和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褐牙鲆眼睛移动。
实验还发现视黄酸在比目鱼体色不对称发育中也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在不同波长光照射下,随着比目鱼在变态过程中身体逐渐发生扭转,有眼侧皮肤的蓝光视蛋白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导致体表视黄酸的合成,诱导成体型色素细胞分化;而无眼侧皮肤由于光照较少,导致该体侧不能形成大量黑色素细胞,从而首次揭示了比目鱼体色左右不对称的形成机制。
比目鱼基因组及变态发育分子机制的解析不仅为达尔文进化论关于不对称的进化起源提供了新的注解,为理解脊椎动物形态发育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在生产实践中为防止比目鱼发生变态异常以及白化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比目鱼真的如科研人员说的那样吗?小编周末决定要去市场买两条好好观(da)察(chi)一番,大家要不要加入?
来源:海洋探秘
|
|